2009/12/22 下午 09:55
理论上最寒冷的时刻,说说最近的事情。 路德大学的招生部老师给我回了邮件,说可以在雅思成绩得到之前开始录取工作,并很高兴地告诉我他也是开源软件支持者,另外,遗憾的是,他建议我果我想把Linux相关技术学精的话,还是选择综合性大学,那里有更多的课程供我深入学习,所以,看来路德大学就不考虑了。 我跟路德大学的第一次见面是在锦江宾馆的教育展里,和他们的老师聊了一下,觉得是一个不错的大学,虽然是一个小学校,但是却很接近最初大学的那种教育方式,很是欣赏。 再说雅思的事情。如果想考到6.5——明尼苏达大学的基本要求,狄老师觉得最好是7766,也就是说听力和阅读考到7,写作和口语到6。我今天的情况是听力已经达到7了。我在想,我可不可以7.5,7.5,6.5,6.5,我并不是漫天要价,关键是给自己定一个高的目标,整个人的精神很昂扬,活在这种状态更有意思。 现在最担心的还是写作和口语,因为口语是没有办法实测的,而受个人状态的影响又很重;而写作呢,主要是心里一直想着张老师说的中国人根本就没有外国人写作的思维方式,所以一直担心。而杨老师最近又没有布置写作任务,恰恰写作是不能学生自己改的。 词汇方面现在我改进了一下策略,基本上每天都能背很多,重复背,不要看着这个方法既傻又笨,但却是最有效的。你想嘛,外国天天就是那么接触那么说,就记住了,所以我们也是做同样的事情,只不过工作量比他们大很多倍——我们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别人好几年完成的工作,不过只要策略得当,没得好大个事。我前天就跟张老师说,我要坚持看Economist的文章,她说怕我没时间,而我说真的有时间。 以前我总是在犯一个错误,老说自己没时间,其实你有时间,只是你不愿意干。当你向别人说你有时间的时候,就已近在内心中开始挤时间了,这样,很自然地,同样的一天就可以干很多事。所以尽管现在离雅思考试还有一个月零一天,我还是会一直坚持看Economist,不花时间的,我有的是时间。 看了两篇Economist的文章以后发现虽然是一个严肃的媒体,但是很多时候还是透露出他们写作的一些幽默——就是我们以前听不懂的外国人的幽默,很有意思。他们的思维有时候很深刻,有时候很天真,尤其是在涉及中国问题的时候。 昨天陆毅没来上课,失去考中文考试了,结果今天问他说考得不好,因为没有时间练习。 这就是流水账。 我可能在寒假结束(如果雅思高于6.5的话)会到成都几个小学去讲课,哎呀,巧合。华西的绿色协会和那些小学合作的,主要是讲和环保有关系的内容。医学院的同学课程很重,好不容易开始实习了又忙着写病历,所以这个华西的协会很多时候就是海外学院的同学在运作,协会老大不想让Rick同学把什么事情都做了,所以就想让其他同学来拿这个机会,而那天我去的时候正好他们在讨论这个事情,我就报名了,目前这个机会有三个人候选,如果我到时候雅思没过就让其他人来。其实至今为止我就不是绿色协会的人——因为没有交会费——5元。 对了,说道Economist,我可能不会总在里面选择文章,因为19号考雅思的同学反映(还有我自己做剑桥雅思的体会),感觉政治类经济类的文章并不多,多数是关于科学研究的,其中我自己感觉以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社会科学(并不涉及经济而涉及组织机构和管理)的居多,所以可能会换换网站看。 就说这么多,离雅思还有一个月零一天,离见到荷笠同学还有9天,今天是冬至。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