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6 下午 09:40
我想google doc已经很清楚地记录了现在的时间,我坐在这里,继续完成我心中的大计划。 我正听着初中最喜欢的歌,我听到了那时的不羁、那时的坚强、那时的心气。 初中最不缺少的就是心气。每次听到大部分不太平庸的歌曲我都会很有感触,其实那时没什么像样的经历,但却是在为未来感慨。似乎预料到了人生的种种稍微像样的经历,为它们感慨。 心气包含很多东西,人们常常说到的激情、天真。那时候求完美,虽然总是求不到,但这个过程很是收获了不少东西;就算是在求完美的开始,心中也好像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这个完美我能做到,现在不求完美了,心中也不再有那样一个声音提醒自己会做到做不到的。 龚宇杰是我初中的同学,高中的校友,我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讨论电脑的问题,我听他帮我分析计算机的问题,他听我吹牛。他非常擅长数学,而且,最可贵的 是,他一直在看高等数学,在和他的哥哥们讨论大学数学来的理论。他是我唯一佩服的同龄人。今天网上见他,确实,考得不错人民大学,不过遗憾的是,他转战经 济方面的科学,虽然经济学家都是数学背景,但是他很分明的告诉我,他转战了人文学科。 现在,我唯一佩服的一个人也这样了。他说他早就对数学没有兴趣了。也许在这个高压的学习下还能对这个学科保持兴趣这本身就是我自己的一个美好的想象。我想想,我们会是李开复的大学同学那样执着地追求梦想。 我爸说我写的文章,高中远远赶不上初中,荷笠感觉她自己也是,清华数学系的那位也是觉得在初中才是真正学习语文。语文只是一个代表。 中国学生不是不爱学习,不是愿意高考结束就撕书、烧书。有相当一部分将来有成为社会上层的学生在初中的时候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全面地展 现,到了高中,各方面的非正常压力致使他们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能力。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高考完后,及时恢复自己的感觉,自己的气场。大部分人是意识不 到这个问题的,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是自己长大了,成熟了。 长大和成熟不是这样病态的体现。 不是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了,不是对什么都看透了,而是当自己知道不可能把某件喜欢的事情做到完美的时候还能积极地做下去,达到那个胜于完美的99%。 高中毕业来看初中,就像走到了栈桥来看港口大门。 注:写完了,以后要在纸上写,我不习惯笔记本的键盘,很影响情绪。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